A股政策与流动性双轮驱动,慢牛格局有望延续
短期波动难改长期趋势,资金与政策合力正构筑市场坚实防线。
国务院高层在近期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这一表态释放了政策继续发力的明确信号。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0月累计投放1.7万亿元,实现连续5个月加量续作。 在政策与流动性双重支持下,A股市场尽管面临短期波动,但中长期向好前景依然明朗。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 这意味着后续将有一系列细化政策出台,全方位挖掘消费和投资潜力。
近期数据显示,内需政策已开始见效。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而2024年12月份增速比11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投资也实现平稳增长,2024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2%。
在具体政策方面,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12月19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有效提振了汽车消费市场。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了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旨在扩大优质服务消费供给。 服务消费作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正在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
流动性充裕支撑市场,央行持续注入中长期资金
央行流动性支持已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202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加上10月15日开展的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月累计投放已达1.7万亿元。
这一操作连续第5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央行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同时有助于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信贷融资需求。
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 汇百川基金公募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刘歆钰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环境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有利于企业盈利的正循环,同时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和估值中枢。
市场韧性凸显,慢牛格局已成共识
尽管面临外部环境挑战,A股市场仍展现出惊人韧性。 2025年8月,上证指数走出“8连阳”,盘中越过3674.4点,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两融余额也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近10年新高。
多家机构认为,A股已确立“慢牛格局”。 浙商证券策略团队指出,目前A股正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 与前几轮行情相比,当前市场呈现出更为健康的特征:
机构投资者影响力增大,交易占比已提升至四成左右,平滑了市场波动风险。 资金流向也更趋于理性,集中投向经营稳健、政策支持明确的赛道。 据分析,融资资金中有66%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三大领域,其中半导体、算力、新能源等硬科技赛道占比超45%。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系统性下沉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共同发力,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方奕看来,中国市场的逻辑正在出现根本性改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新药等新技术趋势让中国经济增长的能见度上升。
结构性机会凸显,科技与制造双轮驱动
在慢牛格局下,市场结构性机会更加突出。 从行业板块看,科技与中高端制造成为最受关注的主线。
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2025年股市中期行业主线将明晰,应重视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下的科技制造、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也指出,AI技术革命与新兴产业趋势催化下,成长板块有望展现出较高景气度。 同时,他也关注“反内卷”概念,这不仅涉及传统领域,还延伸至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从实际市场表现看,2025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逾千只股票涨幅超过30%,逾90只股票涨幅超过100%。 在这些翻倍股票中,电子行业股票数量最多,超过20只;机械设备行业股票数量位居第二,超过10只。 这一分布充分反映了资金对科技和制造板块的青睐。
在投资策略上,源乐晟资产透露,近期做了内部结构的优化,适度降低科技股占比,加仓了制造业板块,配置以科技、有色金属、制造业、创新药为主。 这一调整反映出机构在追逐高成长板块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均衡配置。
长期向好逻辑未变,优质资产值得深挖
虽然市场短期可能面临波动,但多家机构认为这只是局部上涨过快后的休整,并不改变中长期向好的趋势。 淡水泉投资表示,近期A股的震荡,更多是短期局部上涨过快后,资金与情绪阶段性休整的表现。
从估值角度看,嘉实基金基金经理孟夏表示,随着A股指数创出近10年新高,近期市场步入震荡调整走势,但这种短期震荡是良性整固表现,有利于长期行情的持续。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水平,与全球各主要市场指数估值相比,仍有修复空间。
居民资产配置迁移也为A股带来长期资金支持。 随着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亟需一类资产替代过去房地产的位置,权益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迁移的下一站。 这一迁移过程刚刚开始,将为A股市场带来长期资金支持。
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在政策与流动性双轮驱动下,往往能走出独立行情。 2005—2007年和2013—2015年的牛市经验表明,股权融资规模大多会快速放量到历史高位,而目前这一指标依然不高,意味着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投资策略:把握主线,忽视短期波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把握政策导向,聚焦优质资产,忽略短期波动。 多家机构建议关注以下方向:
科技成长板块:AI产业链、半导体、创新药等新兴技术领域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丹羿投资提示,尽管中长期仍坚定看好AI产业的成长空间,但短期需警惕情绪推动下的波动风险。
中高端制造: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反内卷”政策,制造业龙头公司具有较大潜力。 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市场风格将在均衡与成长间摆动,建议关注盈利修复及高风险偏好品种两条主线。
红利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高分红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金融板块等传统行业中的优质公司具有较强防御属性。
南方基金相关人士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 这意味着市场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面对短期市场波动,投资者应保持耐心。 正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所言,行情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上涨的节奏不会像2015年那么快,这有利于投资者把握机会。 市场的赚钱效应将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从而形成正循环。
在政策持续发力、流动性保持充裕、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背景下,A股市场中长期慢牛格局已经形成。 对投资者而言,把握政策导向,聚焦优质资产,忽略短期波动,才是在这轮行情中获取稳定回报的关键。
政策与流动性的双轮驱动已为A股市场铺设了平稳运行的轨道,而经济转型中的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则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结构性机会。 在慢牛格局下,每一次短期调整都可能成为中长期布局的良机。
炒股入门与技巧,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炒股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